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县。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现辖24个乡镇,33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85万。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罗霄山特困片区县。
考古资料证明,在原始社会晚期,宁都已有人类居住。 春秋属吴国,战国初属越。后楚灭越,全境属楚。 秦统一后,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宁都属九江郡南壄县。 西汉属豫章郡。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雩都县,宁都为雩都县地。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析庐陵等县置属庐陵郡,雩都属之。 吴嘉禾五年(236),孙权析雩都白鹿营地置阳都县,宁都首次设立行政单位。属庐陵郡南部都尉辖制,又析阳都陂阳地置陂阳县,随后改为揭阳。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阳都为宁都(因境内有太平里,以安宁之意而名为宁都)。此为“宁都”县名之始。迁县治于阳田营(今石上镇王田营村)。 太康三年(282)改南部都尉为南康郡(治雩都)。 东晋永和五年(349),南康郡移治赣县(今赣州)。宁都隶之。 宋永初元年(420)改南康郡为南康国。宁都隶之。 大明五年(461),析宁都虔化屯(今东山坝镇大布村)置虔化县(旧志载:县西五里有石状如虎,传由虎化为石。虎为凶物,改为虔,故名虔化,县以此得村名),并属南康国。 齐永明元年(483)南康国复为南康郡。宁都、虔化均属南康郡。 隋开皇九年(589)灭陈,改南康郡为虔州。虔化并入宁都,隶虔州。 开皇十三年,陂阳县(今石城县西)并入宁都县。 开皇十八年(598),改宁都为虔化县,隶属如前。迁县治于雪竹坪(今梅江镇)。 唐武德五年(622),虔化属洪州总管府虔州。 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虔化属江南道虔州。 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为东西道。虔化属江南西道虔州。 元和六年(811),升虔州为上州,虔化为上县。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