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余概况,大余县简介-大余地理

大余县简称大余,隶属赣州市管辖,也称江西大余,大余县是驿道要地,理学源地,钨业宝地,红色圣地,生态福地,赣州市大余县辖11个乡镇,119个村(社区),总人口31万。
来源: | 来源:大余县政府网站 | 时间:2020-05-17 | 54623 次浏览 | 分享到:

大余县概况

大余县位于赣、粤、湘三省交汇处,是江西的“西南大门”。古称南安,秦时设关,汉朝庾胜将军筑城驻守得名大庾岭,隋开皇十年(590年)置大庾县。北宋设南安军,元代为南安路,明清称南安府,辖大庾、南康、崇义、上犹四县,沿袭至民国元年。19575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大余县。大余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资源丰沛、生态优美。全境国土面积1368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19个村(社区),总人口31万。

大余县是驿道要地

大余是中国南北水陆联运的枢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陆路通道。大庾岭居南方五岭之首,是中原与岭南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分水岭,唐朝名相张九龄公元716年奉诏拓宽梅关古驿道。千百年来,南北文化、中西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一度呈现“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繁荣景象。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两过梅关,赞誉“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以大余民间故事原型为题材,构思并创作了千古绝唱《牡丹亭》;清代状元戴衢亨父子兄弟“一门四进士,叔侄两宰相”,“西江四戴”名重一时。宋之问、韩愈、寇准、王安石、苏辙、黄庭坚、文天祥、戚继光、朱熹等文人贤达驻足古道,留下咏梅诗词千余首,大余因此誉为“梅花诗国”。

大余县是理学源地

大余是理学的孕育和发源之地。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周敦颐任南安军司理参军,常到南安军学堂讲学,在梅岭宝界寺与六祖惠能世传弟子正觉交流儒、佛心得,把儒学与佛理的学说熔为一炉,自成一家,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南安军通判程晌二子程颢、程颐拜周敦颐为师,后成为北宋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学说,经程颢、程颐、朱熹等人传承光大,后人称之为周程理学。淳祐元年,宋理宗赵昀亲书“道源书院”,以表彰周程在大庾孕育理学之功。明朝“三立”圣人王阳明,于正德十一年(1516)巡抚南赣,平定一方,并劝农耕种、大兴社学、开化民众、筑城自卫,大余成为王阳明“立言”讲学之地、践道“立功”之地、极终圆道“立德”之地。周敦颐的潜心苦学,程颢、程颐的弘扬宣达,王阳明的践道立功,使大余千百年来沐浴着理学、心学的智慧荣光。

大余县是钨业宝地

大余被誉为“世界钨都”。1907年德国牧师邬利亨在西华山发现钨矿石,揭开了中国开发钨业的历史,大余由此成为中国钨业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大余成立了西华山、漂塘、下垄、荡坪四大中央直属钨矿企业,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大余钨的累计探明储量38万多吨,有甲类矿山26个,钨精矿年加工能力5万吨以上,仲钨酸铵总产能达1.9万吨。拥有全省**的省级钨及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首位产业有色金属新材料获批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已建成专门产业园,进驻了翔鹭钨业、海创钨业、天盛金属、悦安超细等80余家企业,正努力构建从钨采掘到硬质合金、盾构、刀钻具完整的钨产业链条。大余荣获“全省加快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崛起先进单位”“全省专利工作十强县”等称号。

大余县是红色圣地

大余是中央苏区县,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主阵地,是新四军的重要组建地。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项英、陈毅、粟裕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大余开展了英勇革命斗争。192710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进行了“大余整编”,健全党团组织,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后,项英、陈毅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陈毅在艰苦的斗争中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梅岭三章》《赣南游击词》等革命诗篇。1937年底,赣粤湘边的红军游击队下山集中在大余池江进行改编,新组建的新四军从大余出发,奔赴皖南抗日前线。1960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亲笔题词:“大余的梅山和梅关都是老革命根据地,是革命人民的故乡之一。”

大余县是生态福地

大余旅游资源丰富,山水风光怡人,森林覆盖率达76.6%,是在江西、广东、福建、湖南等周边省市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美丽的后花园,是国家主体功能区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致力于践行“两山”理论、推进文旅融合,实施了梅岭三章纪念馆、牡丹亭文化园、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等10多个旅游大项目,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点。这里有奇峰叠翠、瀑布绵绵的生态度假天堂——国家4A级丫山风景区;有古木参天的原始次森林——三江口景区;有荷塘栈道、香韵悠长的元龙畲族乡村旅游点;有田园风光秀丽、民风民俗淳朴、点燃“最美乡愁”的大龙村A哆乡村。一年四季,春看杜鹃、夏观荷花、秋赏银杏、冬品梅花,时时处处皆风景,是“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宜居典范县”。近几年主要旅游指标年均增长35%以上。

近年来,大余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二十四字方针,解放思想、内外兼修、北上南下,打好六大攻坚战,建设生态、旅游、文化、教育、体育“五个名县”,着力在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上勇争先。2019年,大余县实现生产总值105.57亿元、财政总收入13.7亿元。大余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先进县,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

2020年,大余县将以实施“六个年”活动为抓手,纵深推进全市六大攻坚战,奋力谱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大余新篇章(“六个年”:脱贫攻坚决胜年、主攻工业突破年、项目建设提速年、争资争项强化年、民生实事推进年、作风效能提升年;六大攻坚战:主攻工业攻坚战、精准扶贫攻坚战、新型城镇化攻坚战、现代农业攻坚战、现代服务业攻坚战、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

大余地理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的西南边缘,居章江上游,大庾岭北麓。地理位置东经114-144.44′,北纬25.15-25.37′。东北与南康市相连,东南与信丰县接壤,西北与崇义县毗邻,南与广东省南雄襟连,西界广东省仁化县。大余县东西长约127.5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呈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条形状,国土面积1367平方公里。323国道横贯全境,县城南安镇距赣州市85公里,距南昌市512公里。

县境地处南岭纬向构造带东段与武夷山新华夏构造带南段的复合部,受燕山旋回和海西旋回等地质运动的影响,境内北部、西部、南部地势崛起,中部与东部凹陷,形成三面环山,朝东敞开的丘陵盆地,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西部和东南部层山叠嶂,中低山海拔在800米以上,中部丘陵山脉海拔一般在300500米,东部章江两岸的平原与岗地海拔在200米左右。海拔在千米以上山峰26座,最高点在内良乡的天华山,海拔1386.6米,最低点在新城镇的白田埠,海拔124米。池江盆地是县内最大的平原水稻产区。大余县山地面积311.1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76%,多呈脉状,逶迤起伏,谷壑交迭;丘陵面积804.65平方公里,占58.86%,属山地支脉的延伸,多呈树枝状和条带相间分布,以紫红色岩系丘陵为主,地表呈波状起伏,分割零乱;平原和岗地面积251.175平方公里,占18.38%,以红壤、黄壤和冲积土为主,土地松软肥沃,富含钙、镁、钾等矿物成份。

县境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春温多变,夏涝秋旱,冬寒期短,无霜期长。年最高气温38.4℃,最低气温零下7.2℃,年平均温度18.53℃,年降雨量1563毫米,日照时间1499.3小时,光照率39%,全年无霜期长301天,夏冬时长,春秋时短。

大余河流密布,纵横交错,以赣江支流-章水为主干流的章江流域,在境内有支流530条,河流总长2084.54公里,河流密度1.52公里/平方公里。章江发源于崇义县聂都乡的东山展脑和鲤鱼山中,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流入南康市。按流域面积划分,有一级支流13条、二级支流27条、三级支流20条。水能资源丰沛,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2.38万千瓦,可利用水能5.26万千瓦。

大余县森林资源丰富,有林业用地159余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6.2%,其中有林地149.5万亩,立木蓄积量412余万立方米;灌木林地6.6万亩,散生立木蓄积量14余万立方米。在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中,有针叶林83.8万亩,针阔混交林3万亩,阔叶林43万亩。大余县木竹资源按林种结构分,有防护林56.8万亩,蓄积量144万立方米;用材林65.6万亩,蓄积量254万立方米;薪炭林18万亩,蓄积量113万立方米;特种用途林1650亩,蓄积量6108立方米。

大余植物资源有84667种,分布在县境林区的国家珍贵、国家重点保护及省级重点保护的树种有36种,其中国家珍贵树种有南方红豆杉、福建柏、闽楠、花榈木、鹅掌楸、楠木、厚朴、红豆树、观光木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半枫荷、香樟、喜树、伞花木、长苞铁杉、竹柏6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榧树、沉水樟、八角莲、野茶树、金毛狗蕨、五味子、草珊瑚、七叶一枝花、木莲、天门冬、猴欢喜、黄檀、省沾油、青钩栲、大叶青冈、含笑花、巴戟、云绵杜鹃、野核桃、多穗柯等21种。野生动物资源有1637116种,其中有鸟类112765种、兽类51019种、爬行类23种。分布有云豹、豹、黄腹角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穿山甲、河麂、虎纹蛙、白鹇、鸳鸯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省重点保护动物有赤麂、黄鼬、灰胸竹鸡、鹰嘴龟等。

县境西北部山脉受燕山期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全世界著名的钨矿床,是享誉全球的“世界钨都”。境内矿化面积约30平方公里,大小矿脉有3000余条。矿床矿物类较多、计有48种,金属矿物以黑钨矿为主,伴有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绿柱石、白钨矿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英、钾长石等。盛产钨、锡、钼、铅、锌、铜、铋、铍、银等有色金属,及钽、铌、石英石、石灰石、白云白、瓷土等。
    信息来源于大余县人民政府网站。
    本文主题:江西大余概况,大余县简介-大余地理
 

相关信息
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