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赣州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

《赣州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2023—2026年)》是为深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具有赣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定。
来源: | 来源:赣州市政府 | 发布时间: 2024-03-27 | 809 次浏览 | 分享到:

赣州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7510”行动计划(2023—2026年)

为深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具有赣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和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对标《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任务,按照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赣州提供强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6年,力争实现“7510”目标,即:现代家居、有色金属和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7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稀土新材料及应用、现代家具、钨新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锂电新能源等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统筹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取得明显成效。

三、主攻方向和发展路径

(一)7条重点产业链

现代家居产业链。坚持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融合化方向,推动现代家居产业向实木、软体、办公、智慧家居等细分领域拓展,完善五金、水性漆、灯饰、海绵等配套产业。顺应生产自动化、设计AI化、产品智能化潮流,加快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把握整家定制消费新趋势,培育壮大美克美家、格力电器等龙头企业,加快推动“家具+家电+家装”融合发展。到2026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突破5000亿元。

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链。坚持“掌控资源、做大中游、发展下游”思路,依托中国稀土集团、江钨集团、章源钨业等企业,持续增强稀土、钨等资源掌控力和话语权;发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科创平台作用,大力发展高性能磁性材料、永磁电机、钨硬质合金及刀钻具等下游及应用。推动钴产业向前驱体、正极材料等领域延伸,发展铜基新材料、锡合金制品等产业。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兼并重组,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到2026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300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链。立足基础材料、元器件基础,坚持终端引领、硬件制造、软件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联动,促进价值链向中高端延伸。大力发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显示、高端印制电路板、汽车电子、半导体照明等细分产业链,做精玻纤复合材料、电子级玻纤布等配套产业,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导产业链。到2026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2200亿元。

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坚持“矿配应用端、优先中高端、完善产业链”思路,强化资源战略保障,提升资源绿色供给、综合利用水平,构建涵盖锂电二阶材料、一阶材料、锂电池到综合回收利用的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做优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氟盐新材料产业链。积极发展光伏产业链、培育氢能、钠离子电池和其他新型储能产业链。加快发展整车链,支持凯马汽车做大做强,推进国机智骏重组整合。到2026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2500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链。坚持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方向,以产业承接、自主创新、数字转型、品牌建设为发力点,聚力发展服装、棉纺、产业用纺织品等细分产业链,完善水洗、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物流等配套,建设线上线下专业市场。到2026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突破2000亿元。

绿色食品产业链。坚持绿色、安全、健康、便利方向,强化种养、加工、仓储配送、营销联动,大力发展果蔬、肉制品、禽畜制品、水产品、地方特色食品、预制菜等细分产业链,持续推动食品制造规模化、供应链现代化。到2026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4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链。坚持对外招引与孵化培育并重,大力发展中成药、化学药、医疗器械、诊断试剂、宠物健康、特医等细分领域,依托青峰药业、威高医疗等龙头企业,构建“药品+医疗器械+宠物经济”三链驱动发展格局。到2026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50亿元。

(二)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中国稀金谷”一核两区(一核:赣州高新区,两区:赣州经开区、龙南经开区)为重点,以寻乌县、全南县、定南县、安远县、信丰县、章贡区、上犹县等为承载地,围绕“稀土矿采选—稀土冶炼分离—稀土合金、高纯氧化物—稀土永磁等功能材料及应用”产业链,大力引进永磁电机龙头企业,做大永磁电机等后端应用产业,高标准建设“中国稀金谷”永磁电机产业园,着力推动国家级稀土新材料及应用先进制造业集群向***水平跃升。

现代家具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南康区为主阵地,紧扣“打造***家居制造之都和家居集散地”目标,持续做大规模、做优存量、做活营销、做响品牌,积极对接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销售展示、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家具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家具先进制造业集群。

钨新材料及应用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赣州经开区、赣县区钨精深加工及应用领域研发生产主要承载地,重点培育大余县、崇义县、上犹县、章贡区、定南县等钨原料及特色深加工产业基地。支持钨矿山深部或边部勘查,支持钨冶炼高端化改造升级,发展钨基新材料,进一步提高钨精深加工水平。重点围绕“钨矿采选—钨冶炼—钨丝、硬质合金—刀钻具、光伏用钨丝及军工产品等”产业链,巩固提升高纯APT、高纯钨粉和碳化钨粉、钨靶材等优势基础材料。重点发展硬质合金涂层刀片、数控刀片、整体刀具等应用产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钨新材料及应用先进制造业集群。

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以赣州经开区、信丰县、龙南市为主阵地,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高端印制电路板、电子元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支持章贡区、南康区、安远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于都县、上犹县等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打造在国内有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

锂电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以赣州经开区、赣县区、龙南市为主阵地,做强锂电制造产业链,带动大余县、会昌县、宁都县、信丰县、定南县、全南县、崇义县、安远县、上犹县、寻乌县、章贡区等地发展细分领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布局锂盐、钴盐、镍盐、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电池回收、钠电等项目,建设锂电产业配套基地,着力打造在国内有竞争力的锂电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主要举措

(一)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升级行动。深化产业链链长制,由市政府领导担任各重点产业链链长。推行“链长+链主”工作模式,建立链长与链主常态化互动机制,支持链主企业发展;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联动链上企业及时向链长反映重大发展诉求。链长要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协调产业链布局,定期召集链主企业、龙头骨干企业、相关部门会商,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解决重大问题;推行“链主+基金”工作模式,探索组建产业链发展基金,开展基金大招商、招大商;推行“链主+平台”工作模式,支持链主企业牵头搭建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创新机构等产业服务平台,引领产业链提能升级。

(二)实施产业链布局优化行动。坚持县级谋划、市级统筹,推动各地依托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发展特点,明确1—3个主导产业链,制定实施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举措,形成协同推进、错位发展格局。强化区域分工和优势互补,推动具有产业链上下游和周边配套协作关系的县(市、区)、园区一体化定位、差异化发展,打造一批跨区域的产业集群。深化园区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发展实体经济主责主业,进一步聚焦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健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围绕未来信息通信、未来新材料、未来新能源等领域,布局发展一批未来产业。

(三)实施企业培优育强行动。按照“高大上+链群配”要求,动态优化更新产业链“四图五清单”,持续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和知名企业。突出扶优扶强、靠大联强,推动现有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培育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企业,以及“独角兽”“瞪羚”企业,提升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深入实施“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支持优质企业加快上市。

(四)实施创新赋能提质行动。鼓励以链主企业为主体建立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发挥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作用,实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促进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发挥赣州市工业数字研究院等产业创新促进机构作用,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一批“智能车间”“黑灯工厂”“产业大脑”。面向工业场景加快部署5G专网、千兆光网等,实现重点工业企业和园区“双千兆”网络全覆盖。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服务型制造业态,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促进产业链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培育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五)实施产业链协同提升行动。推进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大力引进和培育链主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集群链式化发展,梳理编制集群产业链图谱,一群一策畅通集群内部产业链微循环。深化产业链链间协作,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常态化对接机制,分领域、分行业组织开展产销、产用、产融、人才、技术等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带动大中小企业融合互通。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试点示范,构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生产加工、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全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链基础研究和评价,强化产业安全预警。

(六)实施产业生态优化行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落实“一网选中介”,降低企业制度**易成本。制定新一轮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与产业链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完善企业帮扶长效机制,发挥好政企圆桌会议、企业特派员等机制作用,持续为企业纾困解难。建立高效联审会商机制,实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强化要素聚焦,推动资金、土地、水、电、气、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链倾斜。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工业倍增升级行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链长制工作的组织协调,牵头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发展,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各产业链牵头单位要制定出台“一产一策”,推动链长制工作走深走实;市统计局要研究建立产业链统计监测体系;市直各部门要把链长制工作纳入本部门重点工作;各县(市、区)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强调度推进。建立日常调度机制,市工业倍增办每月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各产业链每季度召开一次推进会,研究解决产业链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建立问题办理机制,不定期召开政企圆桌会议,协调解决各产业链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实行“清单交办、跟踪督办、限时销号”闭环管理。建立提醒督办机制,不定期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进行调研督导,综合运用“提醒函”“督办函”两种形式,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三)加强考核引导。每年对各地、各部门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由市委、市政府进行通报表扬,排名末位的进行约谈。各地年底流动现场会项目中至少要有1个主导产业链项目。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注重在党政班子中配备熟悉制造业和产业链的领导干部,在产业发展一线锻炼考察优秀年轻干部。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对推进产业链发展特色典型经验案例的发掘和宣传推广力度,营造抓产业链、抓制造业的共识和氛围。

附件:1.赣州市现代家居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2.赣州市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3.赣州市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4.赣州市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5.赣州市纺织服装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6.赣州市绿色食品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7.赣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最新信息